学校:安徽理工大学
专业:理学->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年级:2020
招生人数:8
招生状态:正在招生中
补充内容:
实验室目前开展如下课题:
课题1:界面润湿性调控与应用--薛长国副教授
课题2:mof制备及其在气体传感研究--左从玉副教授
课题3:超级电容器设计和应用--刘松博士
课题4:功能交联高分子溶胀测试系统及应用--滕艳华副教授
课题5:拉曼增强材料设计与应用--张宏艳高级实验员
成员简介:
1.薛长国,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杰青,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制备及表界面问题研究和微悬臂梁传感技术研发等。主持省部级基金合计9项,其中国家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杰1项和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1项。论文已发表在naturechemistry、analyticalchemistry、biosensors&bioelectronics和sensors&actuators:b等期刊上合计论文40多篇。获得微梁相关专利:19个实用新型和3项发明专利。所带研究团队在省部级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7项奖励,其中挑战杯获得国赛三等奖。
2.左从玉,副教授,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化学专业)毕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有机框架型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先后参与主持国家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发表sci、ei等论文多篇。
3.滕艳华,副教授,理学硕士。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的溶胀行为的研究、基于光测力学方法检测聚合物力学性能仪器设计、功能聚氨酯硬质发泡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
4.刘松,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从事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在j.mater.chem.a,chem.-asianj.,j.mater.sci.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入选安徽理工大学"三青人才工程"青苗培养工程。
实验室科研经费充足,欢迎喜欢做感兴趣的肯吃苦耐劳的材料、化学领域同学加入实验室。
具体调剂名额如下:
材料方向:2-8人(学术型或者专硕,本科专业为材料或化学、化工类相关专业)
各位同学请仔细搜索实验室信息,完全确定好了,再发email和联系下面的老师
说明:
1.达到国家a类地区各科分数线;
2.英语四级(以上)通过者优先;
3.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具体见官网:http://yjsc.aust.edu.cn
4.最终录取是以大家在调剂平台上能否有机会进入复试,也是依据大家的初试成绩,要是进入到学院复试,才能进入我课题组,大家切记切记
5.在大家没有进入到调剂平台,导师也是不能接收大家的
各位要调剂的同学,如果你的成绩偏低,还想继续读研,也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学院矿加专业,每年都会有若干个名额为你读研梦准备着!!!
如果你想调剂到矿加专业,可以直接和学院管研究生招生的刘老师联系确定,可以和刘老师讲是从我在小木虫发布消息得知他的电话的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554-66686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